湖南临武一中2004~2005学年度月考试题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命题制卷 黄 娥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胜负之数(shǔ) 窈然(yǎo) 暴霜露(bào) 褒禅(bāo)
B殒身不恤(xùn) 青衿(jīn) 虔(qián)诚 回溯(sùo)
C长歌当哭(dàng) 一晌(shǎng) 窈窕(tiǎo) 赁屋 (lìn)
D羽扇纶巾(guān) 椽子 (chuán) 仆倒( pū ) 布衾(q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菲红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落漠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C、恶耗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颓废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昼夜勤作息
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⑥窈窕世无双
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⑧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A.①③⑤ B.②④⑧ C.④⑤⑥ D.③⑥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B 布什政府欲与军事手段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战鼓越捶越响,已颇有箭在弦上的架势。
C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D他的文章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能做到文通句顺,娓娓动听,读之,无不受到美的陶冶。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都是既粗糙又不 的,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
⑵由于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刚刚进行了半场的足球赛被迫 。
⑶当今时代,每一个人几乎每一天都把自己 在一系列数字当中:手机号码、小灵通号码、电子邮件号码、信用卡密码。
⑷别看我们相处了这么久,可他的脾气还真叫我 不透。
A 正确 中止 固定 捉摸 B 准确 终止 固定 琢磨
C 准确 中止 锁定 捉摸 D 正确 终止 锁定 琢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由于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B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古代中国最灿烂的文化。
C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D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几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C 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
D 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音节和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逢夏,老竹新篁,緑荫可人,__①__(a.密叶疏枝,翠微清风,月影日光;b. 疏枝密叶, 清风翠微, 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盘,可以立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___②_-_(a.摇风弄雨,青碧依然;b青碧依然, .摇风弄雨)铿然有声.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凌凌然有君子之风.
A ①a②a B ①a②b C ①b②a D ①b②b
二、阅读题(9-11题 每题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一)
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不逢北国之秋,已有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