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670字。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历史)
2011.1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 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2.厚葬是古代的陋习之一,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陵墓如果被发掘,其大量的随葬品中将不会出现( )
A.洁白如雪的白瓷 B.精雕细琢的玉器
C.图案精美的丝绸 D.熠熠生辉的青铜器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对记者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将人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4.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皇帝:“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强政府外贸收入
5.近代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追忆》中写道:“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容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干王的主张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干王最早主张向西方探寻真理
C.干王的主张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D.干王的主张代表先进阶级利益
6.自德国在中国山东建成胶济铁路以来,1902—1913年从淄洲、坊子煤矿掠运煤炭340万吨;与此同时,位于胶济铁路上的昌乐,“地瘠民贫,商业萧条,自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渐有起色”。这一材料说明胶济铁路的修建( )
①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不再发挥作用 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通观念
③便利了德国对华经济侵略 ④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一文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表现为( )
A.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B.猛烈抨击儒家道德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 D.积极发动反清斗争
8.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
A.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9.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其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 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0.某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