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5 11:49: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300字。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弊端的是(    )
  A.雅典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奴隶却无权参与民主制度
  B.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所作为,就会被推选担任公职   
  C.现场的演说,都是群众想听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能让群众高兴就怎么说
  D.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大多数人的决议……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
  3.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的思想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4.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7-1935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5.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C.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6.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