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周文涛 乐晓峰 孙明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纤(qiān)细 宁谧(mì) 窒(zhì)闷 游目骋(chěn)怀
B.踟蹰(chú) 枯槁(gǎo) 累(léi)赘 数见不鲜(xiǎn)
C.笨拙(zhuó) 长篙(gāo) 佝偻(1óu) 徇(xún)私枉法
D.倾圮(pǐ) 编纂(zuǎn) 宽宥(yòu) 怙恶不悛(q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潢 安详 自南徂北 改弦更章
B.委曲 蜂涌 夙兴夜寐 流连忘返
C.炫目 燥热 大材小用 申张正义
D.修订 阴凉 默守成规 涣然一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_____ 和消费时尚。
②这种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可以_________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③张浩____________ 退出决赛,却暗地里拼命练习,以图战胜对方。
A.理念 搜集 扬言 B. 理想 收集 佯言
C.理想 收集 扬言 D. 理念 搜集 佯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我们共同的地球”中学生书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最后的呼吸》的作品以其独特而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特等奖。
B.走进信息交流市场,各种信息便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C.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对歌的来自四方,各自蹲在松树林子或灌木丛沟洼处,彼此相去虽没有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D.这两个年轻人很喜欢读书,每天他们都会到图书馆来查阅资料,这种闲情逸致真让人感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人陆游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百姓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书愤》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B.从古至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咏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
C.有些评论家说,中国的文人学者和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D.一个产品应市,发广告也好,做宣传也好,厂家应以诚信为本,在形式上尽可以出新出奇,但不能在内容上失实,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