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全科试卷(10科14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测试试卷(10科14份)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化学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化学试卷(文科,无答案).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技术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物试卷(理科).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物试卷(文科).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数学试卷(无答案).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物理试卷(理科,无答案).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物理试卷(文科).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英语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政治试卷(理科).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doc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 题:郁紫婷 校 对:金玲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 分:15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菲薄(fěi) 逶迤 (wēi) 载体(zǎi) 殚精竭虑(dān)
B.谂知(shěn) 愠怒(yùn) 缧绁(xiè) 殒身不恤(yǔn)
C.桀骜(ào) 木讷(nè) 冥想(míng) 强颜欢笑(qiáng)
D.攒射(cuán) 垣墙(yuán) 骠骑(biāo) 茕茕孑立(j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文身 黯然 浩渺 放浪形骸
B.矜持 喋血 桀骜 陨身不恤
C.蹙眉 青睐 振撼 幅员广阔
D.裨益 螫针 寥落 纭纭众生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07赛季奥尼尔加盟太阳,他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个一向嘴上功夫要比体力强的家伙不管再怎么拼命,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本赛季场均14.0分、7.8个篮板,全明星票选第二轮得票甚至还不到后生霍华德的一半。
B.近日,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钱学森两位中国科学巨人先后逝世,在他们的家乡浙江,万千群众无比悲痛,长歌当哭,前往祭奠。
C.儿子的轮椅渐渐向远方驶去,史铁生的母亲仍孤单地茕茕孑立着,直到儿子的轮椅消失在视线之外,才缓缓地转身而回。
D.这个沿江小城民风纯朴,社会安定,即使你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不必担心被抢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宗旨就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
B.美国在捷克部署导弹防御雷达设备的计划遭遇挫折,原因是计划部署雷达的基地附近一个村庄的居民通过“公决”的形式否决了这一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议案。
C.生产景泰蓝的北京工艺美术厂以背负4000多万元债务、资不抵债等四项“罪名”被法院裁定破产。据悉,导致这家老字号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人才断档引起的。
D.国家知识产权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5.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
②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③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④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⑤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⑥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6.结合教材,仿照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填写下面短文中的空白处。(3分)
我们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 ▲ ; ▲ ,见证了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我们为“隐忍苟活”而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折腰, ▲ 。
二、古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回答7~10题。(19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