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2 13:33: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2011—2012学年度天门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甘宗信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 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 ;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 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 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 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 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节选自2008年10月27日《文汇报》)
  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    )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 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洪迈字景卢,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 司干办公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乾 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郡兵素骄, 小不如欲则跋扈。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 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民讹言相警,百姓汹惧。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