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1-2012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
大庆实验中学
2011—2012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是西周著名青铜器,造型庄严雄浑,纹饰精美简朴。宝鼎呈圆形,双立耳,深腹,三柱足,足下部略呈蹄形,颈及足上部饰饕餮兽面纹,通高101.9厘米,口径 77.8厘米,腹径82.1厘米,重153.5千克,出土于清道光初年陕西省岐山县京当乡礼村的西沟岸,是迄今出土的西周形制最大的青铜器,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鼎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主要内容是周康王对盂进行封赏时所作的训示。康王向盂叙述了西周从文王到武王的开国经验,武王继承文王开创的事业,勤于政事,不敢沉溺于酒色,即使举行祭天大礼也不敢喝醉,所以上天以慈爱之心给以庇护,大力保佑先王,广有天下;而“殷坠命,唯殷边侯甸粤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祀”,殷丧失天命,是因为殷末贵族百官嗜酒成风,从远方诸侯到朝廷内的大小官员,大多经常酗酒,所以失去了天下。康王在赞扬文、武二王盛德的同时,把周的兴起和商的灭亡具体归结到一个“酒”字上——周“不醉”而兴,商“纵酒”而亡。显然,这个“酒”字的内涵远远超出了“酒”的本身。这样,康王的训示就涉及到了“反腐倡廉” 的重大课题。作为西周第三代君主,康王决心“型宪于文王正德”,即以文王之治为榜样。为此,他告诫盂“敏朝夕入谏”,要随时听取下面的意见,及时纠正过失;“敏谏罚讼”,急速处理其所管刑狱之事,不可滞留;“享奔走”,勤于祭祀等事;“畏天威”,不要玩忽职守,无所顾忌,而要警惕上天的惩罚,以其祖父南公为榜样,日夜忠心辅佐王室。为表示对盂的信任,康王授之以兵戎大事,并赏赐酒、命服、车马及人鬲、庶人、驭等1709个奴隶。盂接受封赏后稽首答谢,颂扬康王的美德,并制作了祭祀先祖南公的宝鼎。
商周之际是青铜器的全盛时期,金文的制作也随之高度繁荣。现今已发现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四五千件。这些铭文,同卜辞一样,可视为可靠的第一手文字史料。西周的青铜礼器一般都有铭文,主要记述该器物的铸造缘由及奴隶主贵族的丰功伟绩。字数多少不定,少则几个字,多则几百字。大盂鼎是其中的杰作,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透露了大量有关西周分封制以及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信息,一向为史学家所重;另外,此器也为商代流行的觚爵酒器组合过渡到西周流行的鼎簋鬲组合作了印证,表明当时社会风俗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因而此鼎铭历来被视为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虽然铭文竭力宣扬君权神授的观念,但因其具有“反腐倡廉”的警示意义,所以作为不可多得的廉政教材,在2010年10月由中纪委、国家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中,它与李白唯一存世的手迹《上
阳台帖》、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
饭费的收据、朱德的扁担、方志敏的《清贫》手稿等珍贵文物陈列在一起,供人们瞻仰。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1.下列关于大盂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大盂鼎雄浑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硕大的形制以及其他各种精致的细部特征,充分表明青
铜器的制作在西周时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B.大盂鼎印证了一个史实——西周流行的鼎簋鬲组合是由商代流行的觚爵酒器组合过渡而来
的,表明当时社会风俗正经历着重大变革。
C.大盂鼎内壁有铭文291字,是字数最多的青铜器,多方面反映了商周的社会状况,为史学家
提供了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D.大盂鼎铭文揭示了西周兴盛和殷商覆灭的原因,涉及到了“反腐倡廉” 的重大社会问题,具
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是难得的廉政教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周康王二十三年,一位名叫盂的贵族根据王命制作了大盂鼎,目的是祭祀盂的先祖南公,
警示自己要以先祖为榜样忠心辅佐周王室。
B.周康王在对盂所作的训示中,把周的兴起和商的灭亡具体归结为一个“酒”字,从一个侧面深
二、古代诗歌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