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全科试题(9科14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共14份)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普通).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普通).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普通).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题.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普通).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2).doc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普通).doc江苏省滨海中学2011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薛守红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龟(jūn)裂 浸渍(zì) 逶迤(wēiyí) 呱呱坠地(guā)
B、稔(rěn)知 谂(shěn)知 缧(léi) 绁 长歌当(dàng)哭
C、乳媪(ǎo) 老妪(yù) 坳(ào)堂 殒身不恤(xùn)
D、扃牖(yǒu) 挣揣(chuài) 船坞(wū) 绿林好汉(l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对现代的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大陆八项惠台政策不仅是对目前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局面。
D.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概与理性反思。
3.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放线菌”(不超过40个字)(4分)
放线菌的细胞一般呈分枝丝状,因此,过去曾认为它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其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线菌无非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主要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主要以孢子繁殖。据研究,在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孢子数一般在一千万左右。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1978年的统计,在当时已发现的5128种抗生素中,有3165种为各种放线菌所产生。另外,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极少数的放线菌才对人类构成危害。
40
4.课文《陈情表》中李密对96岁祖母的那份深深的情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前,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拟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从“百善孝为先”,到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亲情的柔软,每每遭遇法律的强硬。
对于“亲情入法”,有人认为这是中华传统孝悌观念被淡化的必然,也有人认为是现代惟物质经济侵蚀下的无奈,更有人认为这是法律和道德缺位的后果……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呢?请作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表达流畅。(不少于80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