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19 21:21: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务必将选择题1至6题,12至14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 Ⅰ 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因此,通过对“父子—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认,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
  “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侍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死人的宗教议题。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机制的群体关系的确立。在个体意义上,孝敬父母本身必然包含着对晚辈生活“方便性”的牺牲。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仅仅根据强烈的审美感情——“爱”,并不必然导致“孝”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我们讴歌伟大无私的母爱时,往往忘记了野兽的护崽之情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它们会为保护幼崽而自不量力地攻击任何目标,不会想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
  因此,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对“孝”进行道貌岸然地掩耳盗铃和无限绑架。人的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其前提是要有“恩”可感;而当情感内化为道德习惯时,便拥有了难以抗拒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说到底,“孝”不仅是一种光荣的美德,而且应当是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
  (节选自《当孝道遇上法律》)
  1.下列关于“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父子—君臣”的隐喻关系存在着联系。
  B.现实中,“孝”体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与文明力量之间的差别。
  C.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的侧重点经历了由社会议题向宗教议题的转变。
  D.现代社会的“孝”已非崇高的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