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9科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13 20:08: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理科全套)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doc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古代黄土高原上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了古代文人的影响,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劣,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区域。这两个区域,用现在的话说,是两类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咸食畜肉衣其皮革”,“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司马迁称赞北方许多地方是“畜牧为天下饶”,这里面就包含了戎狄的历史贡献。  
  古代汉族文人看不起戎狄的人,却盛赞戎狄的马。有名的“决马是”,就是指戎狄的骏马。《左传》记载:“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有“屈产之乘”,乘就是驷马。汉族文人忘了,马是人喂出来的。没有戎狄的养马技术,哪里来的北方良马?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它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做好了历史的准备。如果说在中国北方,农畜混合经济是环境变化的推动,而草原游牧经济的出现,则主要是人类畜牧技术发展的推动。当对牲畜的控制能力增强、骑马的技术提高之后,人们就有条件彻底抛开农业,而到新的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中,大规模开展游牧活动,并建立一种新的依托大规模游牧经济的社会组织。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中国古代戎狄在地域上分布很广,黄土高原北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戎狄在地域上与华夏相邻,双方的交流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别看华夏人在观念上把戎狄贬得很低,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他们相当“实事求是”。除了想要戎狄的马,华夏国君还想要戎狄的兵士。另外,大概戎狄女子有妖美的一面,华夏国君还要戎女来作妃子。上层是这样,社会基层恐怕更多。想到这一点,我们如果到黄土高原,缅怀它的“摇篮”历史时,就更不要忘了古代北边那些放牲口的人们,我们不少人其实还是他们的后代呢。
  1.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和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人。幼负志节,既长,谋略过人。延佑、至治间,两以明经领乡贡。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辟宪史,历行省掾,除潞城县尹,选丞相东曹掾。擢户部主事,未上。一日觉心悸,寻得父书,笔势颤缩,即辞归。比至家,父已有风疾,未几卒。
  鲁居丧服阙,起为太医院都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召鲁为《宋史》局官,书成,选鲁燕南山东道奉使宣抚幕官,考绩居最,迁中书省检校官。上言“十八河仓,近岁沦没官司粮百三十万斛。其弊由富民兼并,贫民流亡,宜合先正经界。然事体重大,非处置尽善,不可轻发”。书累数万言,切中其弊。俄拜监察御史,首言御史有封事,宜专达圣聪,不宜台臣先有所可否。升台都事,迁山北廉访副使。复召为工部郎中,言考工一十九事。
  至正四年,河决自茅堤,又决金堤,并河郡邑。民居昏垫,壮者流离。帝甚患之,遣使体验。仍督大臣访求治河方略,特命鲁行都水监。鲁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为图上进二策:其一,议修筑北堤,以制横溃,则用工省;其二,议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会迁右司郎中,议未及竞。其在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