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解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部分。约6570字。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解析)
1.(2010高考广东文综19题)“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 “信仰即可得救” B .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题眼:“经验证”,“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考点:哲学思想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D 认为世界不可知;B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C。
2.(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解析】D 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B 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