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1
- 资源简介:
约120740个字。
九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学习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谢大光,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2、关于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名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风景区,其中天溪景区是目前最重要的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有飞水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自主学习】
1、注音:肇庆()泠泠()淙淙()一脉()怅惘()汩汩()古刹()拾级()污垢()繁衍()
2、释词:
雀跃
楹联
怅惘
万籁俱寂
分道扬镳
3、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
4、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
5、挑选出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名言佳句再读,争取能够背诵。
【合作探究】
6、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7、请你概况出作者的行踪顺序:
8、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作者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请你在文中划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二林中小溪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2.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3、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学习重点】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学习难点】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知识链接】
1、苏联作家论普里什文
普里什文有一支升花的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的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能性。——高尔基
普里什文的散文有充分的根据可被称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时而犹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犹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犹如百鸟鸣,时而犹如薄冰悄悄脆响……
——巴乌斯托夫斯基《米哈伊尔.普里什文》
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他并驾齐驱的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2、作者谈文体特色
关于诗体随笔,普里什文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所谓随笔,我们以为是作家以他独特的态度处理他的材料,借以抒发情怀而创作的作品。”他在1948年2月20 日的日记中又以形象的语言说:“我反映出了在不熟悉的大自然中自己的心灵和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反映。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人是难得找到自己心灵同大自然的一致,并且将他转达到艺术中去的。”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粼粼( ) 吝啬( ) 竭尽( ) 簌簌( )
茸茸( ) qiè意( ) 涟yī( ) chánchán流水( )
和xù( ) 干hé( ) 车zhé( ) 分道扬biāo( )
2、解释词语:
三《飞红滴翠记黄山》
【学习目标】
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学习难点】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黄山四绝
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最著名的有:迎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送客松(位于玉屏楼的右边),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凤凰松(位于天海),棋盘松(位于平田石桥),接引松(位于始信峰),麒麟松(位于北海宾馆和清凉台之间),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边),团结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黄山自古就有黄海之称。黄山的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了,由此可见,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山以海名,谁曰不奇?奇妙之处,就在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按地理分布,黄山可分为五个海域:莲花峰、天都峰以南为南海,也称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