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元曲鉴赏与练习题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12 9:15: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440字。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元曲第三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答:参考答案:是“偏”字。一个“偏”字,道出了梅花迥异群芳、独立不群的个性:它不像桃李诸芳那样,喜欢在艳阳明媚、春风和煦的温暾中开放,也不愿在引人注目、喧嚣热闹的白昼中吐蕊,却偏偏适宜与冰雪、夜月交往。“雪月”与梅同是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故能衬托出梅之神韵;而雪光月影交相辉映,又使横斜的梅枝显得格外疏秀清瘦,从而烘托出梅的形姿,堪谓形神毕肖。
  注释译文【双调】清江引  咏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③。 [注释]①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
  ②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
  ③暗香:清香,幽香。 
  [译文]南面的花枝夜里先吐出了花蕾,泄漏了春的消息。偏偏喜欢与雪一般的明月交朋友,却不去招惹蜂蝶来嬉戏。有了春天的使节花蕾散发的暗香来伴我入梦。
  作品鉴赏: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贯云石的《清江引•咏梅》小令共有四首。第一首小令(“南枝夜来先破蕊”)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韵律谐美,用语工巧,也是少见的,如动词“破”、“泄漏”、“交”、“惹”、“来”,都极恰当地表达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拟人手法之传神。修饰词“先”、“偏宜”、“有时节”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泼。而“暗香”一词写梅花香之妙,虽借用前人诗,却另有新趣。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两句,着眼于梅花的品性,因此运用对偶、拟人手法,写梅花偏偏喜欢与“雪月”交朋友,不招惹趋炎附势的蜂蝶,表现了诗人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二、[双调]殿前欢  贯云石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1.这支曲子中,“双调”是(      ),“殿前欢”是(      。)
  2.在本曲中,请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屈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1.这支曲子中,“双调”是(宫调名),“殿前欢”是(曲牌名)。
  2.在本曲中,请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屈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通篇用了直白快捷的字句,直接刻画.中间时空的跌宕相当的巨大,但是读来却不叫人突兀。虽说用的属于一气呵成、炼句不炼字的技法,但几处字实无可替代,叫人拍案。末句结的精彩非常,久久让人回味,可称经典。中或有以古人喻己之意,也让人不禁叹息一把。
  很悲凉的句子,以笑载悲,更胜泪三分。以隔世知己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和屈原见解一致,但却替其不值的心痛。
  【赏析】作者弃官归隐的朝野皆熟的经历使他看问题也比较客观公正,把屈原的做人与作文分开来加以评价。在这首曲子中,作者凭吊楚三闾大夫屈原,称其名著《离骚》可与日月同光。但作者又批评他不必跳水,“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对他死亡的评价和历代文人的态度相比有着高明之处。表现了他比屈原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题目:(1)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
  (2)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答案:(1)自己(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
  (2)曲的开头先怜秋,继而对黄花(菊花)怜惜,再到人的自怜(“自羞”),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全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自叹惋惜人不如花(“人比黄花瘦”)的情感。
  赏析1: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