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地理.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理.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文.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物理.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英语.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doc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政治.doc
2011-2012惠安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人生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①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有删节。)
①问:通“闻”,名声,虚名。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 异:看重 B.除亢父令 除:废除
C.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D.会征孙权 会:正赶上,恰逢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 3分)
①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
②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
③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