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科技文阅读指导(两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21: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科技文阅读指导(两篇指导文章)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要
一、易错原因举隅
1.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方面,考生常常只注意到词语的词典义,而忽略了词语的语境义。
  2.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方面,考生容易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而忽视了句子在文中内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
  3.考生阅读思维准备状态不足,阅读心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筛选信息。所以,不能准确地筛选、分辨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导致答题错误。
  4.筛选信息后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只看出表层信息,不能透过表层信息看清隐性信息。
  5.阅读时,考生未能真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不能从文中找到真正的推断前提或找到的前提不真实,从而导致推断的结论错误。
  6.考生容易受命题人设置在推理过程中的错误和迷惑项误导,在推断中偏离正确方向,导致推断错误。
  7.考生进行的想象不合情理,无限夸大或随意缩小想象的范围,导致出现想象的局限性和失真性,从而造成答题错误。
  例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0题,就是一道典型的推断题。
  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实际就是对原文内容进行转述,因此应注意与原文作比较。A项定位于第2段,应是与“电网”类似的“网格计算”需要一个协议支持,“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A项的含义却是“电网”具备这些特点。C项定位于第3段,该段第1行与第2行中有“如果”和“可能”二词,与C项中的“一定能够”矛盾。原文只提供资源,至于能否“成功”处理并未涉及。D项定位于第4段,说“网格计算机”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领域”,并未说现在的因特网不能应用。
二、解题指导
   (一)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从词汇学的角度,从宏观上掌握词语的基础知识。诸如词语的构成、词语的来源、词语的分类(意义、词类、结构等),为在考试时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奠定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
  2.建立词语的语境义的概念。语境义是词语在特定语言环中形成的临时意义。语境义相对于词典义而言的。两者不同的是:词典义是词语在词典中找得到其解释的词条,是人们在使用词语时约定俗成的含义;而语境义往往是词典中没有的义项,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脱离了语境,其临时的词义就不复存在了。
  3.掌握语境义形成的一些情况:
  (1)特殊义。特殊义是指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特指的意义。
  例如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23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一词的理解,就是考查这一词语的特殊义。
  (2)指代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 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理解指代义,要确认词语所指代的内容及其范围、位置和层次等。
  (3)概括义。概括义指某个词语对上下文的某一段文字内容所概括的意义。理解词语的概括义,一般要准确地理解原文某部分所说明或阐述的基本内容、范围和意义。
  4.要掌握一些逻辑学中有关“概念”的常识。
  掌握概念的内涵,就要了解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下定义,这在高考中也常被直接考到。下定义要求能揭示出词语所承载的概念的内容,也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性。其基本形式为:被定义项(词语)十系词(大多用“是”,也可省略)+形成原因+构成物质+外部形态+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的概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