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8份)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迤俪(yǐ) 癖好(pǐ) 安然无恙(yàng) 不落言筌(quán)
B. 赍发(jí) 决起(xuè) 接踵而至(zhǒng) 恶乎待哉(è)
C. 窈窕(tiáo) 撮合(cuò) 心有余悸(jì) 遥思远怅(chàng)
D. 潦(liǎo)水 轻鸢(yuān) 一蹴而就(cōu) 模棱两可(léng)
2.下列各句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
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遐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 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 原为52篇, 现存33篇, 分为内篇7篇, 外篇15篇, 杂篇11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
C. 契诃夫,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与欧 • 享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其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本《套中人》等。
D. 钱钟书, 字默存, 号槐聚, 曾用笔名中书君。著作有: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人 • 兽 • 鬼》, 长篇小说《围城》, 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等。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万里长城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
⑤春节联欢晚会 ⑥园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③⑤⑥
2、“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在态度上往往是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I 卷 (选择题、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个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B.
1.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
A.£7.5. B.£15. C.£50.
2.Which is the right gate for the man’s flight?
A. Gate 16. B. Gate 22. C. Gate 25.
3.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bike?
A. Happy. B. Tired. C. Worried.
4.When can the woman get the computers?
A. On Tuesday. B. On Wednesday. C. On Thursday.
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shirt for the party?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右图。回答1-3题。
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
2.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
D、3000m等高线
3.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4~5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kg) 粮食总产量
(亿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4.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5.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 -23 C-12 S-32 N-2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物量的多少
C.反应物的性质 D.反应的快慢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
A. 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 △H1
B. S ( s ) + 3/2O2 ( g ) = SO3 ( s ) △H2
C. 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H3
D.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4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5.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 )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
3.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 B.一年一熟制 C.稻麦两熟制 D.一年三熟制
4.古代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的誉称。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是丝绸大国 B.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C.丝绸之路的传播 D.中国养蚕缫丝织绸最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Ⅰ卷 ( 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豌豆的矮茎和高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3.人类多指是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要亲代之一为显性纯合子AA,其子女均患多指
B.只要亲代之一含有A遗传因子,其子女就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多指,则其子女均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
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三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I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l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可以看作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以看作点电荷
D.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作是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2.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
A.a,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的方向总是垂直的
D.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3.两个带等量电荷的完全相同金属小球A、B,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A.F/8 B.F/4 C.3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