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题,约5680字。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
3.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 B.一年一熟制 C.稻麦两熟制 D.一年三熟制
4.古代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的誉称。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是丝绸大国 B.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C.丝绸之路的传播 D.中国养蚕缫丝织绸最早
5.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徽商和晋商
C.浙商和晋商 D.徽商和浙商
7. 右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人的活动
B.便于对外商统一管理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卫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