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7190字。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 刘美英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儒家的仁政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2.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3.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4.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
5.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6.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
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