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全科试题(8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全科试题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生物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数学理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数学文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物理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政治试题.doc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语文 2011.1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并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湖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年12期16页)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而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政治 201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企业界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 )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交流的现实功利性要求,如今,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差异化、丰富多彩的语言正在趋向同化。方言的死亡、差异的寿终正寝,意味着鲜活的感性缩减为干巴巴的符号。对此,有文化界的人大代表郑重地向人大提出了关注地方语言的纯洁性的建议,呼吁人们能行动起来,保持中国地方语言的差异性。材料中的人大代表( )
A.享有提案权,应对方言危机 B.行使立法权,保护方言文化
C.行使决定权,制定解决措施 D.履行监督权,监督政府工作
3.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某农民代表在讨论中对温家宝总理表示,“作为一个代表,我要把农民的烦心事讲给总理听。但我讲出只是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立即纠正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对温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②人大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③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对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5.2011年8月18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视频会议,对全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进行全面动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基于 ( )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③实现党的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④实现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和组织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英语 2011.10
第Ⅰ卷(共三部分, 共计 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y do tonight?
A. Play music. B. Dance. C. Listen to music.
2.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Jim is Frank’s brother. B. Jim is Frank’s teacher. C. Jim is Frank’s friend.
3. What is wanted in the ad?
A. Waiter. B. Waitress. C. Cook.
4. What was the result?
A. Italy won the game. B. France won the game. C. Both were winners.
5. Does the woman enjoy her job now?
A. Yes. Very much. B. No. C. It’s not mentioned y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o are the speakers?
A. A passer-by and a policeman. B. A passer-by and a driver. C. A passenger and a taxi-driver.
7. What is the woman’s house number?
A, 1323. B. 3023. C. 4023.
8. Why can’t the man turn left?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物理 2011.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0m/s,加速度在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
A.0.5m/s B.1m/s C.5m/s D.5.5m/s
2.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3.如图1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 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从时间t1到t2的运动过程中 (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
4.如图2所示,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 )
5.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云层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
如图3所示,云层底面距地面高h,探照灯以匀角速度ω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
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是( )
A. B.
C. D.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数学(文) 2011.10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 ,集合 ,则
A. {1} B.{1,2} C.{-3,1,2} D.{-3,0,1}
2. 设集合A= , 则 ( )
(A) (B) (C) (D)
3.已知向量 、 的夹角为 ,且 , ,则向量 与向量 +2 的夹角等于( )
(A) 150° (B) 90° (C) 60° (D) 30°
4.函数 的图象为 ,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图象 关于直线 对称 (B) 图象 关于点 对称
(C) 函数 在区间 内是增函数 (D) 向右平移 个单位可得图象
5.已知a, b是实数, 则“a = b”是“a3 = b3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直线 与函数 和 的图象分别交于 两点,则 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7..设集合A= , B= , 函数 若 ,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数学(理) 201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则 等于 ( )
A. B. C. D.
2.“不等式 ”是“不等式 ”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等比数列 中, , ,则前9项之和等于( )
A.50 B.70 C.80 D.90
4. 偶函数 满足 = ,且在 时, ,则关于 的方程 ,在 上解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5.已知函数 在点x=1处连续,则a的值是 ( )
A.2 B.3 C.-2 D.-4
6.已知函数f (x)= +1,则 的值为 ( )
A. B. C. D.0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生物 2011.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生物学的知识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
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③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
变深了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 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2009年首先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3.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农药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影响的相关性结果。据表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有
A.污染区内动物个体总数基本没受影响
B.该实验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动物数量及丰富度
C.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
4.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5.下列哪一组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很可能是不相同的
A.细菌体内的基因与细胞膜 B.蓝藻细胞内的核糖体与细菌的细胞壁
C.骨骼肌细胞内的线粒体与染色体 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
6.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要对市场上售卖的一种嫩肉粉设计实验进行检测,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蛋白酶,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材料和试剂是
A.淀粉溶液、苏丹Ⅲ染液 B.蛋清溶液、斐林试剂
C.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 D.清水、双缩脲试剂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历史 2011.10
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
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 B.嫡长子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
3.《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所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不包括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
4.《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5.“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这段话
A.肯定了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B.明确反对郡县制
C.否定了部分人的错误看法 D.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6.《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C.使人民遇到了圣明的君主 D.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产环境
7.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
地理 201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1~2题。
1.受气候影响,甲区域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和沙尘暴 B.台风和寒潮 C.霜冻和滑坡 D.洪水和泥石流
2.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千米 B.1200千米 C.5500千米 D.1550千米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
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4.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下面两幅图,甲图是台湾岛各种资源的分布图,乙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5~6题。
5.台湾的水果主要分布于西南沿海平原地区,该地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光照热量充足,降水适中。台湾素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誉,四季鲜果不断,两岸“三通”后,有利于台湾水果到大陆销售。下列选项中水果“分布主导因素一销售主导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A.气温、降水、城市——技术、资金
B.降水、热量、地形——市场、交通运输
C.光照、地形、水源——冷藏设备、劳动力
D.气温、土壤、城市——交通运输、信息
6.图中所示台湾几条大河的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