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一中高2012级高三上期9月月考全科试卷(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全科试卷(5科6份)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理综).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理).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英语).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doc
秘密★启用前
2011年重庆一中高2012级高三上期9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2011.9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2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是( )(3分)
A.伫立(zhù) 挑剔(tī) 追溯(sù) 溘然长逝(hé)
B.福祉(zhǐ) 逾矩(jù) 庖厨(bào) 朝暾夕月(dūn)
C.饼铛(dānɡ) 整饬(chì) 绿林(lù) 拾级而上(shí)
D.对峙(zhì) 聒噪(ɡuō) 驰骋(chěnɡ)怙恶不悛(jù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慰藉 伉俪 暮霭 惊魂甫定
B.怪诞 饿殍 澄澈 妍媸必露
C.安祥 裨益 参予 按兵不动
D.粗犷 锤炼 家俱 以逸待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
C.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请他出面干涉,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暴者。
D.这份规定明确指出,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
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途径。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
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
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
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5.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
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
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
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6.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 )
A.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
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
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7.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
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
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
确导向。
D.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
俗化的误区。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①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