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高2012级高三2011-2012学年度9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6860字,答案扫描。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2级高三2011-2012学年度9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到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答第一部分试题时,必须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二部分试题时,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ěng) 怃然(fǚ) 踯躅(zhí) 有的放矢(dì)
B.盥洗(guàn) 远岫(xiǜ) 监生(jiān) 前倨后恭(jǜ)
C.佝偻(1óu) 岑寂(cén) 溘然(kè) 窗明几净(jī)
D.瓮牖(yǒu) 趟马(tàng) 招徕(lài) 穿凿附会(záo)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打 安分 寥廓 礼尚往来
B.国粹 诡密 窠旧 首曲一指
C.彩票 飘渺 赋与 雷利风行
D.赌博 尺牍 元凶 预订时间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数码市场上,各路山寨品牌的出现,虽然是风起云涌,但它们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B.尽管经纪人严密防范各路媒体,但这位明星的绯闻还是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C.小明看着手中的冠军奖杯,得意洋洋的说:“这次我能以一分的优势险胜对手,其中的艰难不亚于水中取栗。”
D.对于是否将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商家判处死刑,市民们众说纷纭,莫哀一是。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贵族精神应该具各以下几个特征:教养、责任、自由,缺少其中任何一样,都难以称得上贵族,充其量也不过是招摇过市的“天朝公子”。
B.为了让恋人或友人避免分手时的尴尬,网络出现了一门叫“分手代理”(以局外人身份介入,使原本尴尬的分手显得自然、方便。实质是代替想要分手的一方传达心意。)的生意。
C.作为全球华文媒体“首脑峰会”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重庆召开。相关专家在论坛上解读“重庆模式”,并向境内外媒体推介重庆。
D.“我今天应该去图书馆的——这次的钻石展真让人大开眼界。”小王说道,“多么耀眼啊,这颗十克拉的大钻石!”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如果说,意象重在诗词中字、词、句形成的艺术世界,意境则包括字、词、句乃至整个作品所形成的艺术世界。因此,意象和意境基本上是一类诗学概念,然而它们之间有递进、提高、综合的关系。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核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理想,因此,对意境的界定,在学术界有千余年的争论,至今还没有统一。人们关注意境,正好说明意境对于探究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和关键,说明认识意境正是认识中国古典诗词的必由之路。
意境这个概念的提出,晚于意象千年以上。《诗学指南》(清•顾龙振辑)收入据说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著的《诗格》,其中有一段话说: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实际上是诗词创作过程中,因审美对象不同,得到三种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与后代诗学理论中的“意境”有所不同。不过,我们注意到,书中所论述的“三境”,都强调主体与客体契合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的确是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意境论的探究。
当然,无论是否王昌龄的理论,唐代对意境的认识,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后来,僧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