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三(12届)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3小题,约10920字。
沈阳二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
高三(12届)历史试题
命题人: 高三备课组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6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60小题,共60分)
1.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 )
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
B.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
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史
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
2.《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皇帝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5.“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 曰县。常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 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
7.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
8.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 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