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师之张良——读《留侯世家》
- 资源简介:
约8170字。
王者师之张良
——读《留侯世家》
《史记》人物之三:张良
几乎所有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评价张良的话:“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位“王者师”。是后代那些梦想通过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士子崇拜的偶像。
张良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为韩灭秦、拥刘反项、巩固汉室。
为韩报仇。
他的主要功绩在灭秦。大的事件有三件。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刺杀秦王。这是张良的亮相之作。在中国2000年漫长的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客可能就是家喻户晓的荆轲了,他的刺秦壮举经司马迁的神来之笔“荆轲刺秦王”而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相反,知道张良刺秦的人就不多了。张良祖上五世相韩,秦灭韩国之后,张良国破家亡,对秦恨之入骨,誓言报仇。他“弟死不葬”,散尽万贯家财,为的就是报答韩王对他们一家五世之恩。这次刺秦,张良经过了精心准备,志在必得。最后虽然误中副车,但是这一次暗杀行动却使秦始皇无比震惊,“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可以说,是张良的这一次的暗杀行动给了秦王朝的统治者一个警告,并且也激励了后来者。其后十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起义的烽火瞬间燎原,秦王朝终于结束了它短暂的十五年统治。可以说张良之功,功不可没。卢大经说:“子房欲为韩报仇,乃捐金募死士以铁椎阻击始皇,自此陈胜、吴广、田儋、项梁之徒,始相寻而起,是褫祖龙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击之力也。其关系岂小哉。”(《史记评林》引)明代陈仁锡也认为:“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史记评林》引)
第二件事情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圯上受书。
张良刺秦不中,反被秦始皇全国通缉。从此他隐姓埋名,静观时变。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影响他一生的圯上老父赠书之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对于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后人对它的真实性多持怀疑态度。如清代吴见思说:“此节夜半来去,悄悄默默,写有鬼神气。”(《史记论文》)日人有井范平说:“《左传》善写鬼,此段若有若无之事亦类鬼。史公盖自狐突见太子申生之章变化来,极脱胎换骨之妙。”(《史记评林补标》)其实,这段故事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不能完全把它当作历史来看。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为了突出张良后来的足智多谋是天授,非人力。不过这段文字里圯上老父赠书一事对张良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以后,黄老思想在他身上打下了坚实的烙印。张良由一个卤莽豪侠之士正式转变为王者师。
后来,张良跟随沛公一路过关斩将,“下韩十余城,攻下宛,入武关”,打了无数大仗。最精彩的一战就是峣山、蓝田之战。当时,刘邦本来只想派两万人马去攻打峣山。张良分析说:“秦军现在还很强大,不可轻敌。我听说守关的将军是一个屠夫的儿子,像这样的市侩之人最好用利益来引诱他。我们在山头上多挂旗帜,以为疑兵,然后再派人带着重金去宝物去收买秦将。”秦将果然反叛了秦朝,并且还提出要和刘邦一起攻打秦朝的首都咸阳。这时,刘邦就想答应他们,张良再次献计,认为这只是秦军的主要将领要投降,下面的士兵恐怕不会听从,不如乘着秦军松懈的时机,出其不意攻打他们,这样秦军必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举兵攻打守关的秦军,果然秦军大败,于是刘邦的军队一路打到咸阳,秦二世子婴终于开门投降。刘邦得以第一个入关。
张良在这一战中,先是虚张声势,多布疑兵,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其次重金利诱,分化瓦解敌军斗志;最后又乘着敌军松懈的有利时机突然发难,一战成功,使刘邦得以先入咸阳,后来称王关中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李欣海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5.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公约》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公约》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公约》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地球上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剧增。
D.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主要原因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生物多样性公约》呼吁各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
C.《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以来,已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人类必须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阻止生物物种灭绝,维持生态平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秦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将相皆走入钜鹿城①。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怀王恐,从盱眙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③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拒。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①钜鹿城,古县名,治所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②承其敝,承,趁;敝,疲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盱眙之彭城 之:到,往
B.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 军:驻军
C.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对付
D.军无见粮 见:同“现”,现成的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筑甬道而输之粟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B.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D.九战,绝其甬道 吾其还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义认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他比不上项羽。但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项羽比不上他。
B.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不体恤士兵,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借机杀了他。
C.因为宋义与齐共同谋划反楚王,楚王就密令项羽杀了宋义,众人拥立项羽作了代理将军。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各诸侯无不臣服。
第Ⅱ卷(120分,请填写在附设的答题卷上)
四、(25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以为上将军(3分)
译文:
②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3分)
译文:
③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3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题(10分)
咏荆轲
国光红
登车不顾走咸阳,易上壮行歌酒凉。
匝地黄沙送辙远,渡河衰草向天荒。
匣盛颊吻还余热,图卷青霜欲掩芒。
当日民心同撞鹿,锋偏一寸恨绵长。
12.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 诗。诗中颈联(第三联)中“匣盛颊吻”指的是 。(2分)
②颔联选用了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4分)
答:
③有人说本诗一“恨”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4分)
答:
13.填空。(6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1分)
②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1分)
③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分)
④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分)
⑤左传》是我们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著作,《史记》是我们史学上第一部 体 ,被鲁迅誉为“ , 。”(2分)
五、(20分)
鹰之恋
鹰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云或一只鸟飘过,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基本上被燕雀等温柔的鸟儿占据着,偶尔划一两道生存和爱情的弧线。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我至今仍很难忘却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几个好友牧马归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鹰!”于是我们的视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气流 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一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飞得那么平稳、轻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剪纸。那傲视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态太叫人折服了。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生出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施工初歇,信步闲游,寻幽探胜。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鹰,尽管它已再也没有锋芒毕露、不可一世的精气神,但我还是为它平日的气质所威慑,不敢轻易接近它。半晌才试探着向它靠拢。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毁了它?是饮弹,是中矢,还是老死谷底?这时我猛然想起一位诗人写鹰的诗:
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窠穴/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鹰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把自己葬在浩瀚的天空。
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了,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鸟产生莫名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
自此,鹰就这样闯进了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
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鹰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鹰呵,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那的确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只能从记忆中寻找。可对我来说,鹰永远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锐利的响箭,射向苍穹,射向邃远。
14.文章题目是“鹰之恋”,文中具体写到了哪几种状态下的鹰?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带给作者怎样的心灵感受?(6分)
答:
15.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赏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请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①于是我们的视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
②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剪纸。
答:①②
16.文章第三段中说,“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结尾又说“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5分)
答:
17.仔细品读文章结尾画线处的句子,试分析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六、(15分)
18.选出填在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句子(2分)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甲.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乙.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丙.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丁.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19.下列句子选自一封求职信,其中有表述不当的地方,请至少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3分)
近日浏览贵社网站,得知将聘用编辑这一消息,我斗胆前来一试身手,现奉上个人资料,请笑纳,如果有意录用,务必与我联系。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推动油价猛涨”的三个原因。(不含标点,18字以内)(6分)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周来一涨再涨,屡创新高。分析人士认为,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是这几天油价猛涨的直接原因。由于伊拉克的许多大型油田都在北部地区,土耳其的军事打击将影响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和外输。
从长远看,对全球能源供应的担忧是高油价的深层原因。国导能源机构发布报告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上个月的原油商业库存已降到5年来的平均值以下。同时北半球尤其是美国进入冬季,对取暖用燃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美元持续走软也导至按美元标价的油价不断上升。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兑许多国家的货币比值都已创下多年来的最低,而自从美联储9月18日降息以来,美元的下跌趋势越来越快。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是在有意放任“弱势美元”,以此刺激出口的增长。
答:⑴□□□□□□ ⑵□□□□□□ ⑶□□□□□□
21.请至少另选择两个事物,续写句子,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要求符合语境。(4分)
走近自然吧,自然会告诉你许多生活的哲理。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七、作文(60分)
请以“静静等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半期考试 参考答案
1.C (A.菲(fěi)薄B 颓圮 (pǐ ) 解剖(pōu)D. 作揖(yī)当(dàng)哭)
2.B (A 赌博 甘拜下风 C 偏袒 切齿拊心D 绿草如茵 因人成事 )
3.C “养育”的宾语是“我”。
4.A (B因为。。。造成的,杂糅也可说是赘余 C概念类属不清 D一面对两面不当。)
5.D (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国家尚未行动起来。)
6.B(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主要原因;D项属于以偏概全,文中说“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7.B(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B项表述过于绝对。C已经一说有误D生物物种自然灭绝是不可阻挡的。)
8.B ( 使。。。斗)
9.C (A. 表承接 表修饰,B用来 用 介词
C 就 D 代词那 副词还是)
10.C(是项羽的借口)
11译:①怀王召见宋义,与他筹划大事,非常欣赏他,于是让他担任上将军。
(与他 1分 说:高兴、欣赏1分 以为:让他担任1分)
②现在(宋义)不体恤士兵却循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
(主语1分 而:却 1分 判断句1分)
③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军营之门时,没有谁不是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 (主语1分 莫:没有人 1分 膝行:用膝盖向前走1分)
12.(1)七律(律诗)(1分)“ 匣盛颊吻”是说匣中装着秦国将军樊於期的头颅。(1分)
“民心同撞鹿”是说当时天下百姓都希望荆轲成功,而担心荆轲临场发挥不佳而一时失利。
(2)黄沙,衰草。(1分)荆轲易水壮别,踏上行刺秦王的漫漫长路,万物萧瑟,只茫茫黄沙和满天衰草陪壮士西行。(1分) 这两个意象为荆轲刺秦营造了一个悲壮凄凉的气氛, 也暗示了行刺的失败结果,与锋偏一寸紧密相联。(2分)
(3)恨,说明荆轲刺秦没有成功。(1分)表明荆轲因辜负太子期望没有完成刺秦义举而遗恨千年(1分)也表达了诗人对荆轲刺秦不成的遗憾叹惋之情。(2分)
13. 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分) ②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1分)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1分) ④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1分)
⑤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分)
14. 答两种:飞翔的鹰和死去的鹰。(1分)飞翔的鹰飞得平稳、轻松,傲视一切,让人触目惊心,叫人折服;死去的鹰突遭厄运,仍显得倔强壮美,令人肃然起敬而又产生莫名的同情和叹息。(各2分)
15. (任选其一,若两题都答,以前一题记分)
答 ①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描绘出我们翘首仰望、视线被飞翔的鹰所牵引的情态,突出了我们内心对鹰的折服仰慕之情。(4分)
②化动为静,捕捉住翱翔的雄鹰的刹那间定格于蓝天的剪影,突出了飞翔的矫健平稳、轻松自如。(4分)
16. 答: 生存鹰的天空早已不复存在(2分)。作者对适合鹰生存的环境的消失饱含怅惘失落,热切呼唤和谐的、有利于鹰生存发展的空间再现。(3分)
17. 答 ①结构上:与第一段首尾呼应,使文章显得更加紧凑;(2分)
②思想内容上:再次表达“我”对鹰的仰慕神往之情,呼唤鹰所代表的那种令人振奋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精神力量”的回归(3分)
18.乙 丙
19、“聘用”改为“招聘” “斗胆前来一试身手”改为“前来应聘”
“笑纳”改为“浏览” “务必”改为“敬请”
( 找出并改对一处得1分)
20、土伊危机;供需矛盾;美元贬值(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
21.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写出一句得2分,内容形式各1分)
文言文译文
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便认为楚地的军队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大将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旁筑起夹墙的通道给他们输送粮草。
怀王心里害怕,从盱台前往彭城,合并了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来统率。楚怀王召见宋义,与他筹划大事,非常欣赏他,于是让宋义来担任上将军职务,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
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围困在钜鹿城,赶快带领我们的军队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击,赵军在里面接应,打败秦军是一定的了。”宋义说:“不正确。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正好利用秦军战斗力的衰败;如果秦国不能取胜,那末我们就带领大军击鼓行进,往西攻取,一定会攻占秦国的本土了。所以,现在不如先使秦、赵两军方相斗。若论披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指冲锋陷阵),勇战前线,我比不上您;若论坐下来运筹谋略,您比不上我。”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像如虎,乖戾如羊,贪暴如狼,倔强不听差遣的人,都斩了他!”又派儿子宋襄辅佐齐国(当时齐相田荣曾与项梁发生矛盾,宋义想联络田荣对付,所以派宋襄去辅助田荣),亲自送到无盐(地名,今山东东平县东),举行盛会宴请。(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们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将要合力攻打秦军,久留不进(指宋义按兵不动)。如今年成不好,出现饥荒,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和豆子,军中没有存粮,现在他不体恤士兵,却曲从于自己的私利(指以其子宋享襄相齐),不是国家的忠臣。”项羽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帐向军中下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因畏惧而服从项羽,没有谁敢抗拒。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全部沉入水中,把锅和煮食物的瓦器(炊具)全部砸破,把简陋的方屋全部烧毁,只带三天的军粮,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多次交战,截断对方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秦将),俘虏了王离。这时,楚兵的勇气和声威盖过各路诸侯军。楚军战士没有不是用一个来抵挡十个,楚兵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恐惧。于是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军营之门时,没有谁不是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成了诸侯联军的统帅,诸侯都隶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