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诗歌语言的十种技巧
江苏省滨海中学 孙 亮 邮编:224500
诗歌的内涵容量极大,艺术风格技巧多样,许多同学往往嘴皮都读得磨破了,考试时还往往容易失分,因而感到诗歌难以捉摸,意兴阑珊,如何培养诗歌的兴趣和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诗歌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摸索的一些鉴赏诗歌语言的经验供同学们学习诗歌时参考:
一、配乐咏唱法:
古人所说的诵诗,即吟咏、诵唱之意。诗的情感涵量丰富,而歌唱往往能抒发强烈的情感,另外,歌唱是有节拍的,诗的停顿就是诗的节拍,如果配上一曲氛围协调的背景音乐能起到催人泪下的效果,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老师配乐朗诵了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全班同学热泪盈眶、为之动容,韩军老师也哽咽难继。如果我们经常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一些诗歌,不仅能充满情感体验的愉悦,而且能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二、增删对比法: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东家之子的美是“增之一则太长,减之一则太短”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了,诗歌的语言运用也是这样,语言凝炼准确强调一字传神,我们在鉴赏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增删词语来品味诗歌的意韵内涵,有这样一首诗《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如果我们试着在每句开头添上两个字,全诗变为:十年久旱逢甘霖,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文盲金榜题名时,这样全诗从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特殊意的、惊喜等角度来突出欣喜若狂的情感就比原诗要强烈的多。相反有的时候我们如果删去优秀诗篇中的一些修饰限定语言,再和原诗进行比较,就能深刻领会诗,揣摩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如人教版,高一语文读本中选录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长了青草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
韩军老师将之改为:今天我看到了雪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林,/今天我看到了雪,想起了你,改了以后,让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觉得很凝练,教者指出改诗读了以后我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意蕴全无,原诗所渲染的凄凉破败的气氛就全没有了。
三、重读强调法:
诗中重点表意的字词,重读强调一下,如同陈年佳酿,细咂一下,齿颊留香,淳酽无穷,笔者细想一下,果然如此,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中重读应强调“在”和“回”,给人一种“秦关汉月还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