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上历史(文科)月考2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290字。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上历史(文科)月考2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过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弧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4.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习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笔着两中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有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6.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
7、(《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