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到方程》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020字。
《从问题到方程(第一课时)》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方程是初中数学代数部份的主干内容,而一元一次方程是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源于生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教材渗透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及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本节教材《从问题到方程》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是从算术模型到方程模型的首次尝试跨越,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设计 问题:
1、课件展示天平图片:“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利用讲台上的天平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自主操作,称量铁球重量。引导学生“你在刚才的操作中,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操作?”
3、课件展示天平图片及问题:“如果设蓝色小球的质量是x克,你能得到一个关于x的等式吗?”
4、引导学生探究问题1“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如果我们设该队胜了x场,你能列出方程吗?”
5、你觉得“从问题到方程”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去列出方程?
6、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得失和感悟:“你今天一定有不少感受吧,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加深对代数式和等式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分析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能力目标:
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能够正确列出方程描述实际问题,强化学生数学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