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及点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9 19:18: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1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及点评
  授课教师:苏州市振华中学周颖
  授课班级:苏州市振华中学九年级
  授课时间:2010.10.31
  整理:孙玲玲点评:甘棠中心学校语文组总评:周越英
  教学目标:阅读完整的作品,重新理解人物和小说复杂隽永的意味。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叙事角度。
  2、理解分析小说的人物及思想倾向。
  教学难点:小说主题的再认识。
  教学方法:探究与讨论。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后质疑
  师:学完《我的叔叔于勒》,同学们有没有产生一些疑惑?
  生:没有。
  师:文章中的若瑟夫究竟是小孩还是成年人?请结合课文(苏教版)谈谈理解。(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思考)
  生1:文章中的若瑟夫应该是小孩,但说话的语气好像是成年人,因为第23、24段“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了,别把小孩子惯坏了。“我只好留在我母亲身边,心里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很不公道。”第43段: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些说法好像应该不是小孩子的口吻。
  生2:第19段“泽西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地点”与第22段“毫无意义,父亲是被高贵的吃法打动了”的语气也不像小孩。
  教师:“从全文看,若瑟夫似乎是个小孩,但叙述口吻与孩子的身份不一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出入呢?今天让我们重读这一课,同学们手中的文章是原版作品(后称原作),比较课文(苏教版),看看能获得哪些新的体会。”
  (点评: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顺利导入新课,但老师的问题有点突兀,学生未能及时反应;但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活跃起来。)
  二、走进原作
  (一)重读小说,解决疑问。
  师:仔细阅读原作,看看文中究竟是谁在说故事?(注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生1:是成年的若瑟夫在说他小时候的故事。
  生2:从文章的开头看,应是成年的若瑟夫再向作者转述他童年时的故事。
  生3:是作者以第一人称转述若瑟夫以童年口吻叙述的故事。
  师:不错,是作者在转述成年若瑟夫对他说的自己小时候所经历的事。所以,文中的我是小孩子,但叙述语气又是成人的。
  (点评:老师在学生发言后及时小结,明确作品的叙述语气,为下面学习作好准备,很有必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