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课堂实录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9 17:12: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90个字。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市赛稿)
  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
  一、谈“孤独”导入
  (上课前趁课间让学生看一些图片,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眼中的孤独,并采访学生,了解他们眼中的孤独。)
  师:咱们今天这节课,要去品尝一份孤独,这份孤独来自我们的同龄人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板书: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ppt 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杜小康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第一段,看看,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生:第二点,无奈。
  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的认为是无奈?
  生1:我是从“只好”这个词中看出来的,而且他曾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的独生子”,而现在“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只好去放鸭”。
  师:是的,杜小康曾经是一个极具有优越感的孩子,他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的独生子,怎么个厚实法呢?老师可以用杜小康拥有的两样东西来说明这一点:第一、杜小康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而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所以,杜小康上厕所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呆在边上痴痴地看。第二、杜小康拥有一辆自行车,而60年代初的油麻地几乎找不到第二辆自行车了。此外,这优越感还来自他的学习,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而且还是班长。
  师:而现在杜小康已不再“小康”了,他成了什么?
  生:放鸭娃。
  师:是的,他成了“杜放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天早上,杜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知道咱们9班有四个同学看过《草房子》,哪位来告诉大家原因。
  生2:他的父亲运着一大船的货物出去,结果,船撞了,货物都掉入了水中,于是,他们家一落千丈了。
  师:谢谢你,你说的基本上都对,他家的船是翻了,不过在回来的路上翻的,不是出去。(教师拿起讲台上的《草房子》)同学们,《草房子》是一本百分百的好书,老师课后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好好去读读。
  师: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段,注意“最”“竟”“另”“忽然”“只好”这些个词应该怎么读?
  生:重读。
  师: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出杜小康的无奈。
  师:对于他们父子俩的出发,《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段文字。昨天,咱们班有个女生说她缺少自信,是哪位?
  学生指名一个女生,女生呈现惶恐和羞涩状。
  师:来,今天,我给你一个机会,请你来朗读这一段。(把《草房子》交给她)
  生3:(发音清晰,朗读流畅)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苇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