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7 21:5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0个字。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厚实、嬉闹、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3)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4) 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一句歌词导入,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自主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内容;通过老师点拨、分组讨论的方法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建设开放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品情感碰撞,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交流探究,拓展师生生命成长的阅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 教学重点:
  分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三、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 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五、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教科书
  六、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过程:(本文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一)一句歌词导入:
  同学们,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们能领略到其中的滋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你们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2、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3、小说的三要素(自主、合作,师生交流)
  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三)跳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体味有关的心理描写的词句。(边找边读,边读边找,合作探究,师生交流)
  总结:茫然、恐惧(出发时)——害怕、胆怯(到达芦荡时)——感到孤独(芦荡安顿后)——不再忽然地恐慌(住段时间后)——坚强(雨后天晴)
  “孤独之旅”是成长之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