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讲学稿
- 资源简介:
约6690字。
5.《敬业与乐业》讲学稿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执笔: 丛月波 审核:丛月波
内容: 《敬业与乐业》 课型: 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1年9月6日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学前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讲学稿、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自习做好预习。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关于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3.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 议论文知识
(一)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二)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