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学期单元测试(3)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9科9份)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化学).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地理).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历史).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生物).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数学).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物理).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英语).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语文).doc
2011-2012学年大纲版高三上学期单元测试(3)(政治).doc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 识记字音字形、运用标点符号
说明:本试卷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字音(34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庇护(pì) 机械(xiè) 破绽(zhàn) 伺机而动(sì)
B.迂腐(yū) 忖度(cǔn) 乘势(chèn) 稗官野史( bài)
C.讣告(fù) 威慑(shè) 撩拨(liáo) 风驰电掣(chè)
D.哺育(bǔ) 濒危(pín) 咆哮(xiào) 人才济济(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吸(shǔn) 果实累累(léi) 蒙骗(méng) 心宽体胖(pán)
B.拙劣(liè) 长歌当哭(dàng) 横财(héng) 博闻强识(zhì)
C.骁勇(xiāo) 积极参与(yù) 角色(jué) 力能扛鼎(gāng)
D.创伤(chuāng) 酩酊大醉(dǐng) 忏悔(qiān) 一哄而散(hò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沉着(zháo) 驻扎(zhā) 叨扰(tāo) 生死攸关(yōu)
B.憧憬(chōng) 中风(zhòng) 煞白(shà) 时乖命蹇(qiān)
C.转弯(zhuǎn) 刹那(shà) 逡(qūn)巡 目不暇给(jǐ)
D.铮铮(zhēng) 蓓蕾 (bèi) 歉疚(jiù) 忧心忡忡(chōng)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4.下列名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将人们击垮的有时不是艰巨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亲点生活,将那些无益的缠人的事情抛弃。
B.有人说,清华大学的特点是清新峻逸,北京大学的特点是诨厚凝重。清华如同“李白”,北大好比“杜甫”。
C.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形象上呈献美,并用这种美来激励人、愉悦人、感
染人和教育人。
D.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啭的作别,从容的放手,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
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末散。
3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周六排位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易斯•汉密尔顿似乎成为了媒体的众矢之的,一名法国女记者与汉密尔顿上演了唇枪舌箭的一幕。
B.2008年,学校根据市场须要,成立了“阳光美容美发人才俱乐部”,给广大美容师、美发师、化妆师、美甲师等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人才交流平台。
C.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蓬里指挥救灾。
D.中国人用最传统的“头七”方式,祭奠国殇。请记住,2008年5月19日,所有中国人都在为逝去的数万名同胞做起了“头七”。这一天,警钟长鸣,国旗半降,行人驻足,举国同悲!
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政治单元验收试题(3)【原人教】
命题范围:《经济常识》专题三“财政、税收和银行”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2010年前五个月我国财政收入超过30%的增速。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或将超过八万亿今天。国家富裕了,老百姓也在享受着阳光财政的温暖。回答1~2题
1.下列对于财政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②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③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上缴的利润
④财政支出的用途是扩大再生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
2.“国家富裕了,老百姓也在享受着阳光财政的温暖”体现了 ( )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财政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唯一途径
D.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0年6月21日,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一年来,节能空调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均价明显下降、产业全面转型、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群众得到实惠,预期的五大政策效应已全面显现,成为国家扩内需和调结构两大宏观政策的有效结合点。回答3~4题
3.国家用于高效节能空调产品的财政补贴属于 ( )
A.债务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补贴支出
4.“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启动,将加速淘汰4、5级能效产品,刺激1、2级能效产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英语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高一下册Unit13--1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tried to call the woman.
B.He was too busy to call the woman.
C.He spoke to the woman last night.
2.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Order a newspaper.
B.Put an ad in the paper.
C.Go to the interviewer's office.
3.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music?
A.He began playing it last week.
B.It is a very famous piece.
C.He first heard it last week.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we know from the dialogue?
A.The man would like to come along.
B.The man knows the way to the river.
C.The weather is quite hot.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物理单元验收试题(3)【原人教】
命题范围:牛顿运动定律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
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
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辆车,速度越大越难刹住,所以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某力消失后,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不断增加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保持静止,是由于物体所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分不开的
3.如图所示,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小车内,线吊着的小球与车
保持相对静止,吊线与竖直线夹角恒为θ,由此可知 ( )
A.车的加速度恒定;
B.车一定向左运动;
C.车加速方向一定向左;
D.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力F拉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 运动。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数学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数列(第三章)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互不相等的实数 、 、 成等差数列, 、 、 成等比数列,且 ,
则 = ( )
A.4 B.2 C.-2 D.-4
2.某林厂年初有森林木材存量S m3,木材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末要砍伐固定的木材量x m3,为实现经过两次砍伐后的木材的存量增加50%,则x的值是 ( )
A. B. C. D.
3.已知{an}是递增的数列,且对于任意n∈N*,都有an=n2+λn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
A.λ>0 B.λ<0 C.λ=0 D.λ>-3
4.在等差数列{an}中,若aa+ab=12, 是数列{an}的前n项和,则 的值为 ( )
A.48 B.54 C.60 D.66
5.设a1,a2,…,a50是从-1,0,1这三个整数中取值的数列,若a1+a2+…+a50=9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 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共需多少个水分子 ( )
A.m-n+z B.m-n-z C.m-z+n D.m+z+n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H2O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参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有ATP的合成
3.下列化合物或生物中,均含有N和P元素的一组是 ( )
A.纤维素和核酸 B.血红蛋白和核苷酸
C.噬菌体和酵母菌 D.核酸和乳糖
4.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B.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C.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
D.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P、Fe等元素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先秦——隋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水利工程修建于淮水流域的是 ( )
A.芍陂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2.提出“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商鞅
3.《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4.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的出现
5.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6.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化学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与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3.某学生只有锥形瓶、集气瓶、玻璃导管、带孔胶塞、分液漏斗等仪器以及所需的药品,
他可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 ( )
A.Cl2,CH4 B.CO2,C2H4 C.H2 D.C2H2,NO
4.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方案:①加热CaCO3制CO2;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制备Ca(HCO3)2溶液;③用加热水蒸气和Fe粉反应制H2;④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备NH3。可以采用的方案有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3)
[原人教版]地图知识基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在丁的什么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2.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2cm,那么
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1:180000000 B.1:900000000
C.1:1800000000 D.1:90000000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5题。
3.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4.关于图中源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内流湖 B.火山湖 C.构造湖 D.外流湖
5.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右图为南半球的经纬网图,阴影部分是6月22日,读图回答6~7题。
6.甲地的地理坐标为 ( )
A.西经90°,南纬60°
B.东经90°,南纬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