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全章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18150字。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 .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1.1正数和负数(2)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 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1.3.1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二)过程方法
1. 通过实例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 猜测、验证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
1. 在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成功,增强自信。
2. 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自主评价,促进勇于探索,积极合作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促进自主学习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3. 渗透数学审美意识和理论,使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养成正确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情景引入】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净胜球数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