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包裹多》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00字。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谁的包裹多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具备了进 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谁的包裹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安排1个课时完成.具体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同时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 个体现符号表示思想的内容,它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又是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组及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理解的基础上,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基本概念.在学习过程中 ,要突出强调建模思想,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2.教学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3.教学难点
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新课讲解,练习提高;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一) 情境1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 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 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x+1=2(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