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三中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9680字。
漳州三中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均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Cl:35.5 Ca:40 N a:23 S:32 Al27
第I卷 (选择题 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实验中设置对照类型与其它三项实验不同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说明
A 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分别用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和不接触过尖端的琼脂置于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观察胚芽鞘生长状况
B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分别给光照下的小球藻施用18O标记的CO2 和H2O,测定其产生的氧是否含有18O2
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以及用DNA酶处理后的DNA分别加入到R型细菌培养基,观察培养结果
D 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顶尖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 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分为两组,分别将尖端置于左右两侧,在黑暗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两组生长状况
2、右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受刺激活化的②将产生淋巴因子
C.MHC-Ⅱ分子从内质网腔到达细胞表面共穿过6层膜
D.只有3种细胞器与MHC-Ⅱ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有关学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4、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5、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一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一绿比率有增高趋向
B.人工林的年平均黄一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
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
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
6.形成物质世界多样性的原因有( )
①元素种类;②同位素;③化学键成键方式;④同分异构现象;⑤同素异形现象
A.仅①②③ B.仅②④⑤ C.仅①③ D.①②③④⑤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