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9270字。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2012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1-8-26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班级座号、考室、考号等写在答题纸上。
2.请在规定区域答题。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试卷Ⅰ和卷Ⅱ两部分。请各位考生务必看清题意,认真审题,规范格式,细心作答。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1.《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3.图7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 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5.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说秦朝是中央集权的封国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统一了文字 D.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6.(2010•江苏南通4月)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7.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