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7科7份)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政治).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地理).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化学).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生物).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物理).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七)(语文).doc
历史的回声检测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湔雪(jiān) 雨霁(jì) 船舷(xián) 管弦呕哑(yǎ)
B、 气氛(fēn) 翘首(qiáo) 拾级(shí) 直栏横槛(jiàn)
C、 纤绳(qiàn) 悄然(qiāo) 剽掠(piāo) 扶正祛邪(qū)
D、 锱铢(zī) 咔叽(jī) 舷(xián)梯 量体裁衣(li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清晰 饶恕 喝彩 安排就序
B、 提纲 赎罪 粟粒 目不暇接
C、 镌刻 归咎 纹身 郑重其事
D、 座落 勋绶 蛰伏 天网恢恢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站在一座在20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B. 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C.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D. 通讯的特点是故事性,要注意揭示事件的发展过程,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甲型HINI流感与感冒类似,通过耳濡目染和空气传播,目前已使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0多人受到感染。
B.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C.在季后赛对火箭队的首场比赛中,科比撞到姚明,肘击阿泰,他的动作之粗野简直到达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D.江丙坤向记者表示,马英九诚恳的慰留让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阶段性任务,他会“顾全大局,做正确决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2011年5月30日至31日初验的京沪高速铁路 ②“十二五”规划纲要 ③温网公开赛英国伦敦场馆 ④科学发展观 ⑤2012年5月12日举办的韩国丽水世博会
A. ①②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2011年3月31日,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联合发表声明说,检验人员在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牛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据此回答3、4题。
3.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是
①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②有别于材料中的物质
③世界的本原 ④与材料中的物质毫无区别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物质是不可认识的,“放射性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物质是对“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
D.物质包括所有的“放射性物质”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原生态系统被破坏。据此回答5、6题。
5.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曲线运动检测(B)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做曲线运动时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做曲线运动时的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2、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3.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中保持艇身垂直河岸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
C.快艇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
D.快艇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4.如图所示,半径为20cm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一端系一质量m=2kg的物体,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并施一恒定的拉力F=25N,已知A为滑轮边缘上的点,B到滑轮中心的距离等于滑动半径的一半。设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轮与细绳没有相对滑动,绳子拉力处处相等,且不计一切阻力,那么( )
A.A、B均做匀速圆周运动
必修三 检测题七
一.单选题(45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②内环境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内环境的稳态是动态平衡
③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实现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A.1 B.2 C.3 D.4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4.将小狗的甲状腺切除掉,并向体内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其结果是
A.生长异常,发育正常 B.生长正常,发育异常
C.生长发育都正常 D.生长发育都异常
5.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6.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抗体与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繁殖的过程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等疾病
必修一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空前膨胀
C.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D.中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2、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3、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为此出台的美国外交政策是
A.“和平演变”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5、(09年海南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综合检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B.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C.铁可以和热水发生反应,并且可以生成氧化铁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2.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6O与 18O互称同位素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更强
3.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钠 B. 碘化氢 C. 硫酸 D. 醋酸
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l2 B.SO2 C.铝 D.氯化铵
5.7.甲、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乙分别为
A.铝和铁 B.钠和氢气 C.碳和硅 D.氢气和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必修一地理试题1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2.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是不一致的
B.南北纬6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
3.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B.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C.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出现极光
D.2010年10月25日21点42分,苏门答腊岛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4~5题。
4.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5.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昼夜更替周期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