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00字。
3.2 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它有几个有效数字,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教材分析:教科书从测量身高的问题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结果是近似的。再通过几个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因此要加深学生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理解,并能说出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展示台、天平。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
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板书课题:
3.2 近似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际操作,并通过互相交流积极回答回答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近似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