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全科练习(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8科8份)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化学).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地理).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历史).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生物).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物理).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英语).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语文).doc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11年新高二暑假作业(二)(政治).doc
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沉溺(nì) 乖(ɡuāi)张 跬(ɡuǐ)步 望洋兴(xīnɡ)叹
B.碑贴(tiě) 咀嚼(jué) 漂泊(bó) 六艺经传(zhuàn)
C.句读(dòu) 槁暴(pù) 舟楫(jí) 金石可镂(lòu)
D.荒谬(miù) 经传(chuán) 嗜(shi)好 锲(qiè)而不舍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跋涉 株连 显赫 斑澜锦缎
B.阿臾 蓬勃 闲暇 寥若晨星
C.磋商 揖让 沉溺 苦心孤诣
D.濡染 书藉 凋蔽 望洋兴叹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必修1三、四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 共48分)
1. 2011年是收入分配改革攻关年。从分配的角度看,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回答3—4题。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A.实现同步富裕 B.实行平均主义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现社会公平
4.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需要( )
A.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B.充分发挥按劳分配的作用
C.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 D.坚持效率优先
5.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超2.6万亿元 同比增33.1%。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88%。这表明
(必修三)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一、知识回顾
I.重点词汇及短语
1.大臣;部长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包围;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测量,衡量;判定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的;市镇的_________________ 6.混合;调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证明; 证实; 批准 ________________ 8.使恐怖;恐吓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使 印象深刻;铭记 _______________ 10.定居 平静下来 专心于______________
11.设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看见 瞥见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有天赋 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远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合计为;计算出;解决;领会到_____________16.在黎明;在拂晓________________
II.词汇运用
1. surround
1). _______ by a group of children, he felt happy.
2). There is no such kind of modern hospital in the ________ areas.
3). She has always been _______ _______fashionable friends.
4). She hopes to bring up her children in healthy _______.
5). With the house_______, the thief couldn’t flee and was caught.
2. measure
1). The tailor made a suit ______ _______ _______. (按照我的尺寸)
2). Success isn’ t _______ _______ (用……. 衡量)how much money you have.
3). 我们教室的尺寸是长10米宽6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e must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采取必要的措施)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ne by one.
3. mix
1). Don’ t try to _______ business ______ pleasure.
2). Mix the eggs ______ the flour.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
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2、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4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m
3.如图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解释是( )
A.物体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B.物体开始静止,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C.物体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最后静止
D.物体开始时静止,然后反向运动,最后静止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5km/h B.34km/h C.35km/h D.38km/h
4、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l B.4:3 C.3:l D.3:4
5、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必修1第4、5章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保护作用
C.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3.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
1-3,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
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B>C B.A<B<C
C.B>A>C D.B<A<C
4.变形虫表面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古希腊城邦殖民活动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航海业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吸收东方的先进文化 D.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古希腊人向海外殖民扩张,凭借优势往往是
A.先进文明 B.港湾众多 C.航海业发达 D.地少人多
4.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 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 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
5.下列各项的行为不可能发生在一个雅典公民身上的是
A.自备武器,出征战场 B.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可以与妻子一道参加公民大会 D.可以监督行政官员
6.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最大影响是
A.贵族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C.君主制的盛行 D.公民政治的盛行
7.公元前6世纪梭伦进行改革时,社会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按
A.出身 B.财产 C.地域 D.血缘
8.梭伦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 –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2、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只盛有10m 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其中反应速率
最快的是 ( )
A.10℃、20m L、2mol.L-1的Na2S2O3溶液 B.20℃、20m L 、2mol.L-1的Na2S2O3溶液
C.10℃、20m L、4mol.L-1的Na2S2O3溶液 D.20℃、20m L、 4mol.L-1的Na2S2O3溶液
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 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
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aA+m(A-N+m)mol B.aA(A-N)mol
C.aA+m(A-N)mol D.aA(A-N+m)mol
4、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共价键消耗的
能量为Q1kJ,破坏1 mol 氧气中的共价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水中的共价键
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Q1 + Q2 >2Q3 B.2Q1 + Q2 <2Q3 C.2Q1 +2Q2 <Q3 D.2Q1 + Q2 >2Q3
5、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BaCl2 B. NaOH C. (NH4)2SO4 D. H2SO4
必修2地理检测试题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截止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1—2题。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2.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