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字表达题题型梳理
高考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语言的表达。2000年考试说明中在“应用”一点中明确规定了三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这是历年来考试说明规定得最充分的一次。这说明语文教学应当进一步由静态分析(指语句的语法分析、成分的归类等)向动态运用(指考察句子间的相互制约、语境对句式的制约等)转化。除了以选择题这一常规形式考查语句与语境外,要求学生按照语境或材料进行文字表达将越来越重要,因为这能测试出学生具体遣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仅对文字表达题作一题型梳理,抛砖引玉,以期更深入的研究。就笔者教学所及,常见的题型有如下几种:
一、仿句型。这一类型一般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式仿造一个句式,其条件为句式相同,有时对字数也作出规定。此类题型还可分为有机仿句与无机仿句两类。一类是在一段文字内已有一句子,再仿造一个句子,不仅形式上与上下文对应,内容上也要有连贯性,94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2题即为此例。这是有机的仿句。另一类只要求句式相同,而不提供连贯的上下文,98年高考试题第33题以“时间”开头仿句,2000年模仿“虚伪”句式,以“勇敢”或“信任”为话题造句,即为此例。这是无机的仿句。相对而言,有机的仿句难度较大。仿句迄今已三次测试,不容小觑。
二、概括型。此类题常提供一段文字,但文字中有一个中心事件,要求学生在规定字数内将其概括。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将简讯改写成消息;概括某种概念等。答此类题必须分析整段文字,抓住文字中的中心事件,先用一句主谓句概括,再辅以一些必要成分即可。试看下例: ⑴将下面的简讯改写成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0字)。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 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此题的中心事件是“颁奖晚会将举行”,但还需要点明晚会内容,信息方为完整。故其答案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颁奖晚会将举行。
三、阐述型。拟题者先出示材料,再告诉学生观点,要求学生在限制的字数内运用材料阐述给出的观点。这是很有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对学生来讲,如何更好地组织语句表达观点成了最大的问题,这就诱使学生去积极地对照观点分析材料,寻觅最佳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