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二语文期末检测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璀璨(càn) 憧(chōng)憬 窗明几(jī)净
B、凝(níng)固 分泌(bì) 孜(zī)孜不倦
C、蹊(qī)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D、端倪(ní)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陨落 乘彼垝垣 涘我于城隅 欲速则不达
B、伶俜 慨当以慷 名编壮士籍 万变不离其中
C、抱负 受谗被疏 纤纤擢素手 来而不往非礼也
D、赍恨 自南徂北 鸡鸣桑树巅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3、填入横线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 (1) ,没有 (2) ,但空旷、辽阔。
A、(1)虫的吟唱,花的清香 (2)浓浓的树影,萧瑟的秋风
B、(1)花的清香,虫的吟唱 (2)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
C、(1)虫的吟唱,淡淡的秋风 (2)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1)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2)虫的吟唱,萧瑟的秋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时暴雨如注,道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连续几周气候异常干热,使得垃圾尘、建筑尘、车辆尘的污染负荷增大,这对本来就已经严重的烟尘污染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分子生物学,不是研究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而是一直追溯到分子,把生命现象看作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组合和变化过程的。
B.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自动机器体系的出现,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C.报纸刊物的编辑部,特别要大胆认真地帮助作者删改稿件;同时,要以古今大著作家删改文章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广大读者和作者。
D.在黎明即散的集市,古玩架上的那些五彩缤纷的瓷器,倘佯在花海里的人们,不由得让人又想起了古代的能工巧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三部小说集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高老头》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六义” 是指 “风”“雅”“颂” “赋”“比”“兴”。
二、(8分,每小题2分)
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Ballad(民歌)一字也兼含歌舞二字。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文是说弹Lyre琴时所唱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惠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名诗篇。
诗乐篇这三个成分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诗经》的诗大半都是有乐的,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跳舞的面目。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
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