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21 22:31: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3小题,约1065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 ②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④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认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认为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认为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3.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这块刻石最早也要出现在秦代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 ①黎庶  ②苍生  ③优伶  ④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6.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中所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