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大纲版解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147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解析: A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 和 ,且 ;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 和 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点有可能,选C
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生物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2011全国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酸性顺序是①>③>②>④(乙醇是非电解质),故等浓度的四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顺序是①③②④。
【答案】D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解析】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而乙醚与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己烷中不含不饱和碳原子,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应,而3-己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色,故B正确;将水分别加到苯和溴苯中,油层在上的是苯,油层在下的为溴苯,故C正确;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
【答案】D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解析】
故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