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4970字。
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 )A.水稻和粟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小麦 D.棉花与水稻
2、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彼知己,颇有道家风范
③体育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班主任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 )实行的统治措施。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联系的是( ▲ )
A.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6、名著《西游记》(如图)家喻户晓,书中的故事情节耳熟能详,
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7、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就有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D.戚继光抗倭
8、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9、中国共产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而发展起来。30年代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是在哪一次党的会议上被纠正的?( ▲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0、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B.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D.“七七事变”后,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1、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修改和讨论,那么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舆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