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理科综合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三理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14 13:1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8310字。

  杭州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Ba-137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其品质与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相当,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细胞,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羊水中提取干细胞的最大优势是提取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B.这些骨骼、血管、肌肉、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C.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所差异
  D.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骨骼、血管等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2.①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极化状态,2是去极化过程,4是复极化过程。
  ②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 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4.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    )
  甲图                            乙图              
  A                    B                    C                   D
  5.下图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过程,有关该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虫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多肽             B.抗虫基因的插入不会改变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结构
  C.受体细胞除去细胞壁更利于基因的导入   D.通过Ti质粒上的抗性基因筛选试管苗
  6.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