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13 21:48: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6450字。

  郑州市第47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36分)
  课内文段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如或知尔      或:有的人 
  B.摄乎大国之间  乎:于,在
  C.且知方也      方:道理,指是非准则
  D.端章甫        端章甫:礼服、礼帽
  2.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毋吾以也   ③则何以哉   ④加之以师旅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②同,
  ③④不同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7分)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2分)
                                                                               。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分)
                                                                               。
  ③非曰能之,愿学焉。(2分)
                                                                                。
  4.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4分)
                                                                               。
  课外文段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 兼判吏部流内铨①。选补科格②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③。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裁制如判铨时。
  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  乃还三嘏。
  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④。卒,年八十。谥正献。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语不及私。               (选自《宋史》)
  [注]①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②科格:规章。③赇(qiú):贿赂。④致仕:官员退休。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笃:重视,专注
  B.后徙知凤翔府。                  知:主持、管理
      C.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            函:用盒子装 
  D.铨事悉自予夺                      悉:熟悉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杜衍忠心辅国、凛然有大臣气概的一组是(   )(3分)
       ①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②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
  ③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             
  ④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 
  ⑤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
  ⑥自作遗疏……语不及私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深得章献太后赏识。
  B.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决,断了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
  C.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仲淹和父亲一起侍奉过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
  D. 杜衍认为治国当以诚信为本。当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投宋,诸大臣建议优厚的接纳他时,杜衍力排众议,终遣返三嘏。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5分)
  译文:                                                                    
  ②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5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