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辽宁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7 9:38: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400字。

  2011 年高考终极压轴辽宁卷(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山兰凤蝶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常见蝶,其雄性翅膀的颜色为异常亮丽的蓝色,但周边镶嵌
  有黑色,其黑色部分越黑,蓝色部分就越艳丽,在求偶竞争中也就越有优势。专家们以前认
  为,这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但现在发现,这种蝴蝶不只是通过化
  学方式,更是通过物理方式,即一种特别的光学手段来使其黑色部分显得更黑,因为它包含
  黑色素的微细鳞片结构能“捕捉”住光,由此创造出一种比黑色还黑的“超黑”。
  许多动物的鲜艳色彩或伪装效果都不 是仅用色素就能获得的,还需要利用物理方法。例
  如,雄性孔雀的尾羽翠绿绚丽,这是因为其中发生了“建设性光学干涉效应”所致,它们的
  羽毛中具有独特结构的微小蛋白质能够以特别的方式对光进行反射,不需要的波长都被消除
  掉了。
  受此启发,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生物学家皮特•武库希奇及其同事对山兰凤蝶进行了研
  究,目的是探索它的机体结构物能否把彩色消除掉而制造出深黑色,这与孔雀制造出绚烂色
  彩是同样的机理,但导致的结果正相反。
  研究者发现,山兰凤蝶翅膀中的微细鳞片结构是排列成许多直径不超过1 微米的小凹坑,
  犹如蜂巢。这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介质光折射率的不同而“捕捉”光。
  光通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虚化现象,其中一些光会被“捕捉”在
  密度较大的介质中。水对空气的光折射率之比为1.31,而山兰凤蝶机体组织对空气的光折射
  率之比为1.61,这就使其中的色素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光。
  研究者对这一推断做了一次测试。他们把山兰凤蝶的翅膀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该种溶
  液的光折射率与山兰凤蝶翅膀机体组织的光折射率大致相同,结果其翅膀中的黑色部分真不
  那么黑了;在空气中,其吸收光的比率超过了90%,但在三溴甲烷溶液中,这一数字只有50
  %多一点。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化学工程师理查德•布朗在2002 年曾用一种凹状镍磷合金膜衣料
  制造出与山兰凤蝶相似的“超黑”。他认为“超黑”将成为今后的流行色,其最大的用途将是在光学设备上;同时,那些对黑颜色不满意的艺术家们也会对此感兴趣。
  1.下列围绕“超黑”所作的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在求偶竞争中,山兰凤蝶依靠翅膀周边镶嵌的“超黑”色彩,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异性
  蝴蝶。
  B.以前专家认为,“超黑”是由于山兰凤蝶翅膀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这
  种看法不够确切。
  C.山兰凤蝶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一种特别的光学手段——来使其黑色部分变成“超
  黑”。
  D.山兰凤蝶翅膀中包含黑色素的微细鳞片结构能“捕捉”住光,因而能够创造出一种比
  黑色还黑的“超黑”。
  2.下列对于山兰凤蝶的色素能够吸收光的机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当光通过空气投射到山兰凤蝶的机体时,山兰凤蝶的机体结构物就会把其中的彩色消
  除掉而强化黑色,从而制造出“超黑”。
  B.山兰凤蝶翅膀中的微细鳞片,排列成许多直径不超过l 微米的小凹坑,这种蜂巢状的
  结构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捕捉”光。
  C.光通过两种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虚化现象,有些光就会被“捕捉”在密度较
  大的介质中。
  D.山兰凤蝶机体组织和空气是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其光折射率之比为1.6:1,这就
  使密度较大的山兰凤蝶机体组织的色素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光。
  3.下列根据原文内容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们仅用色素还不能获得鲜艳色彩或伪装效果,它们必须利用物理方法。
  B.孔雀制造出绚烂色彩与山兰凤蝶制造“超黑”机理相同,不过它的做法不是消除彩色,
  制造黑色,而是消除黑色,制造彩色。
  C.如果把山兰凤蝶的翅膀浸到水中,也会像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一样,使其翅膀中的黑色
  部分变得不黑。
  D.人类仿造“超黑”的事例表明,动物在启发工程设计方面具有巨大价值,许多事情我们
  都能从自然中获得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
  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
  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
  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
  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
  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
  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
  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
  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
  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
  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 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
  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
  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
  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
  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
  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
  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
  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 分)
  ①贵先登,顺殿之 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④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
  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
  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
  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
  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4 分)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 题。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8.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 分)
  9.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页、四页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的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至⑷题(25 分)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
  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
  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
  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地是久违了,25 年,四分之一的世纪,
  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25 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
  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土地上弥天卷来,灾难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
  的大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
  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