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0930字。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体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过程③、④、⑤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过程①表示细胞增殖、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过程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过程①~⑤都存在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C.单倍体育种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为原核细胞
B.蓝藻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细胞核,其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4.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③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品质好的高倍镜可以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5.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6.以下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 )
A.在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细胞,如果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则放大400倍时,最多可看到40个完整的细胞
B.理想种群和自然种群环境容纳的最大值都是K值
C.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60
D.如果草原上生产者接受照射的总光能为a,那么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多是0.04a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B.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
C.目前加碘食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主要是KIO3
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8.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F(aq)=NaF(aq)+H2O(l) △H=-57.3kJ/mol
C.H2S电离的方程式为:H2S 2H++S2-
D.标准状况下,1.12L和1.12L均含有0.1个氧原子
9. 下列有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5种
B.立方烷(C8H8)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
C.分子式为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的有8种
D.CH 3 OCH3的一溴取代物有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