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八中2011届高考适应性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880字。
辽宁省大连八中
2011届高考适应性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2.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4.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6.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 :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
B.甲苯和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用硝基苯萃取溴水后颜色层在下层
D.丙烷和异丁烷不是同系物
9.下列物质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的是
①间二甲苯 ②2—丁烯 ③1,2—二溴丙烷 ④ 2-甲基丙烷A、 ①② B 、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2Fe2++2I-+2Br2=2Fe3++I2+4Br-
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 + 3H+ ==Fe3+ + 3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