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题,约8620字。
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校二模测试
理综
2011/5/21
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型: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双项选择),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共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 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 )
A.2 1与6 B.3 2与5
C.4 2与3 D.7 4与5
2.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图中甲、乙的 基因型分别为( )
A.XHY,XHXH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
3.在下列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颠倒,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可以出现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 ④只有甲图中的变异类型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 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盐 D.I¯比F¯还原性强
8.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