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实战演练(二)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4小题,约7970字。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实战演练(二)理综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全部在答题纸上完成,写在试卷上无效。
3.参考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某些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
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C.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D.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2.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3.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
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
C.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D.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4.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 1800年 1810年 …… 1890年 1900年
s基因 99% 90% …… 19% 10%
S基因 1% 10% …… 81% 90%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
5.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培养基溶氧充足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
B.谷氨酸是次级代谢产物,积累过量会抑制谷氨酸的合成
C.菌体培养初期培养基的碳源与氮源的比应为4:1,稳定期时碳源与氮源的比应为3:1
D.生产上宜用液体,天然培养基来培养,产品提取宜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的做法能体现低碳生活
B.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B.直径介于1nm ~ 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C.鸡蛋白溶胶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没有蛋白质析出
D.电解精炼铜时,相同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大
8. 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2+2NaOH=Na2SiO3+H2O
B. 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
C. 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
D.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HCl)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ClO-+Cl-+2H+=Cl2↑+H2O
9.某学生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含有少量NaCl的小苏打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所用标准盐酸的浓度为0.1000mol/L。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浓盐酸倒入烧杯中,然后直接加水到100mL,准确配制0.1000mol/L的标准盐酸
B.用酚酞溶液作为指示剂
C.当滴至待测液刚好变色并能将该颜色保持半分钟即为滴定终点
D.盛盐酸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
10、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
11.常温下,若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 =7,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可能不相等
12.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
C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实验室制备硝基苯, 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即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D.1mol 与足量的NaOH溶